
《樂府學》第1輯
主 編:吳相洲
主 辦: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
周 期:年刊
出 版 社:學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6年12月
編委會
主 任:葛曉音 趙敏俐
委 員(按姓氏拼音排序):
朝戈金 陳鐵民 崔 憲 范子燁 葛曉音
李昌集 劉崇德 彭慶生 錢志熙 陶 敏
吳相洲 姚小鷗 趙伯陶 趙敏俐 鄭祖襄
主 編:吳相洲
常務編輯:張 煜 梁海燕
本輯目錄
【理論建構】
關于構建樂府學的思考……………………………………………………………………………………………吳相洲
【文獻考訂】
《荀氏錄》考………………………………………………………………………………………………………鄭祖襄
唐代鼓吹樂大橫吹部用樂考………………………………………………………………………………………王立增
【題名正義】
樂府琴歌題名考辨…………………………………………………………………………………………………周仕慧
【類目成因】
再論相和歌及其與清商三調的關系………………………………………………………………………………翟景運
“舞曲歌辭”類目成因考…………………………………………………………………………………………梁海燕
論近代曲辭與雜曲歌辭之異同……………………………………………………………………………………袁繡柏
【體制探源】
漢武帝“始立樂府”的真正含義及其禮樂問題…………………………………………………………………王福利
曹魏清商署的設置、得名及相關問題新論………………………………………………………………………曾智安
論教坊在中晚唐的發展和衰落……………………………………………………………………………………左漢林
【文學研究】
漢代文人的樂府歌詩創作及其意義………………………………………………………………………………趙敏俐
歌詩表演與漢、魏相和歌辭藝術新探……………………………………………………………………………王傳飛
南北朝時期樂府鼓吹曲辭的文人化進程…………………………………………………………………………韓 寧
鮑照樂府詩音樂性初探……………………………………………………………………………………………顏維琦
《行路難》演唱方式流變及其對后世文人創作的影響…………………………………………………………向 回
【個案分析】
論溫庭筠新樂府……………………………………………………………………………………………………張 煜
論《伊州》…………………………………………………………………………………………………………雷喬英
【民俗觀照】
劉生、王昌考………………………………………………………………………………………………………劉 航
英文提要
編輯后記
《樂府學》稿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