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棋文化峰會文集》
作 者:廣東棋文化促進會 著
出 版 社:廣州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年1月第1版
書 號:978-7-5462-0366-9
序
中國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各朝代流傳下來的有關文獻浩如煙海:不但有精彩對局的棋譜,還有棋經(jīng)棋訣、棋局賞析、描寫棋的散文小說、吟詠棋的詩詞歌賦等。這些文獻的作者既有寂寂無聞之輩,也有卓越非凡之人,譬如詩圣杜甫,他的“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就是著名的詠棋詩句,使人看到杜詩寧靜、溫暖的一面。又如唐太宗李世民,他的五言詩“手談標昔美,坐隱逸前良。參差分兩勢,玄素引雙行。舍生非假命,帶死不關傷。方知仙嶺側,爛斧幾寒芳”,就深入刻畫了圍棋的意境。
中國棋文化高深卻不飄渺,它是融入人們實際生活的——棋與琴、書、畫一道,成為修身養(yǎng)性的傳統(tǒng)“四藝”,世世代代涵養(yǎng)著中華民族的氣質、品格和精神。
劉思明先生在比較古人今人對棋的態(tài)度時說:“古人更多的是從修身養(yǎng)性角度來認識或認同棋的,而今人更多的卻是從體育競技角度來認識或認同棋的。”不管他的評價是否準確,喚起今人對棋文化內涵的認知則無疑是必要而緊迫的。
令人欣慰的是,弘揚中國棋文化已經(jīng)由熱切的呼喚轉變?yōu)閯諏嵉男袆印S芍袊逶骸V東棋文化促進會、廣州日報社共同主辦,有眾多熱心中國棋文化的機構和人士支持,創(chuàng)下了棋文化專題會議規(guī)格、規(guī)模、活動內容豐富程度及參與者廣泛程度多項紀錄的中國棋文化廣州峰會的成功舉辦,就是一個明證。
棋文化峰會在中國棋文化發(fā)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它不但為2010年廣州亞運會建言獻策,作出了現(xiàn)實的貢獻,而且將對源遠流長的中國棋文化的發(fā)揚光大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誠如中國棋院評價:“峰會使中國的棋類事業(yè)不僅向世人展示其體育競技的屬性,而且能向社會揭示其固有的文化內涵。”因此,峰會的成功舉辦是值得中國棋界、文化界和棋迷朋友高興的一件大事。
更值得高興的是,棋文化峰會結束后,組委會還公開出版這本結構嚴謹,內容豐富,具有較高學術價值且精美厚重的《中國棋文化峰會文集》。如是,未能與會的朋友就可以讀到棋壇泰斗、專家學者、棋界管理者們的真知灼見;或能夠以另一種形式“與會”,共襄中國棋文化發(fā)展大計。
我相信,首屆中國棋文化峰會在廣州舉辦以后,還會在多個城市舉辦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一直辦下去。我還相信,這本《中國棋文化峰會文集》會隨著峰會的再次舉辦,能夠增添新的內容,不斷更新,不斷再版,最終成為中國棋文化文獻寶庫中的一朵奇葩!
是為序。?
朱小丹
2009年5月
(作者系中共廣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中國圍棋協(xié)會顧問、廣東棋文化促進會名譽會長)
文章分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