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穆天子傳》又名《周穆王游行記》,撰者不詳,是西晉咸寧五年(279)在今汲縣西戰國墓中發現的竹書之一。西晉荀勖為之作序,分五篇;東晉郭璞為之作注,又把《周穆王盛姬死事》一篇加入,成六卷,是為古本;今本乃宋人修編,相較古本有所殘缺。《隋書·經籍志》將其歸入史部起居注類;也有論者因其多虛構與想象,認為是傳聞故事;明代胡應麟稱之為“小說濫觴”,《四庫全書總目》亦歸入小說家。
《穆天子傳》以日月為序,詳細記載了周穆王(約公元前九世紀)駕八駿西巡天下之事,行程九萬里,會見西王母。其周游路線自洛陽渡黃河,逾太行,涉滹沱,出雁門,抵包頭,過賀蘭山,穿鄂爾圖期沙漠,經涼州至天山東麓的巴里坤湖;又走天山南路,至新疆和田河、葉爾羌河一帶;又北行二千馀里,至“飛鳥之所解羽”的“西北大曠原”,即中亞地區;回國時走天山北路。沿途與各民族頻繁往來贈答,如:珠澤人“獻白玉石……食馬三百,牛羊二千”,穆天子賜“黃金環三五,朱帶貝飾三十,工布之四”等。這是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旅行活動。周穆王可稱是我國最早的旅行家。
書中記述了大量神話故事,常被后世詩人用作典故,對小說和戲劇影響甚深。如李商隱《瑤池》一詩:“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飛天入地,日行三萬,見美人,飲甘泉,聞仙樂,跟隨穆王作天子之巡,可謂盡善盡美矣!然《四庫全書總目》竟有言:所謂西王母者,不過西方一國之軍;所謂縣圃者,不過飛鳥百獸之所飲食,為大荒之圃澤,無所謂神仙怪異之事……不禁讓人從云端跌回現實,足見所謂正史與學問之途,徒教人耳目向下,少情寡志。
《穆天子傳》傳世版本較多,主要有《四部叢刊》影印明天一閣本、《道藏》本、《漢魏叢書》本、《四部備要》本、《四庫全書》本、《碧琳瑯館叢書》等,其中清人洪頤煊校注本較為完備,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影印本出版。又有王貽梁、陳建敏《穆天子傳匯校集釋》本,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年出版。
本書目錄
序一
序二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