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唯有牡丹真國色——?dú)v代牡丹詩365首》

《唯有牡丹真國色——?dú)v代牡丹詩365首》

出 版 社:中國國學(xué)出版社
出版時(shí)間:2009年4月第1版
書  號:978-988-99104-8-8
定  價(jià):¥20.00 元


目錄

目錄牡丹詩365首目錄

洛陽牡丹記(代序) 宋·歐陽修

一月

白牡丹  唐·裴士淹……………3
紅牡丹  唐·王維……………3
牡丹 唐·柳渾……………3
裴給事宅白牡丹 唐·盧綸……………4
牡丹 唐·李益……………4
題所賃宅牡丹花 唐·王建……………4
同于汝錫賞白牡丹 唐·王建……………5
賞牡丹 唐·王建……………5
和李中丞慈恩寺 清上人院牡丹花歌 唐·權(quán)德輿……………6
戲題牡丹 唐·韓愈……………6
渾侍中宅牡丹 唐·劉禹錫……………6
賞牡丹 唐·劉禹錫……………7
思黯南墅賞牡丹 唐·劉禹錫……………7
牡丹種曲 唐·李賀……………7
與楊十二李三早入永壽寺看牡丹 唐· 元稹……………8
和樂天秋題牡丹叢 唐· 元稹……………8
牡丹二首其一 唐· 元稹……………8
牡丹二首其二 唐· 元稹……………9
西 明寺牡丹 唐· 元稹……………9
酬胡三憑人問牡丹 唐· 元稹……………9
白牡丹 唐·白居易……………10
秦中吟十首——買花 唐·白居易……………10
牡丹芳 唐·白居易……………11
秋題牡丹叢 唐·白居易……………12
看惲家牡丹花戲贈李二十 唐·白居易……………12
醉中歸盩厔 唐·白居易……………12
微之宅殘牡丹 唐·白居易……………13
惜牡丹花二首其一 唐·白居易……………13
惜牡丹花二首其二 唐·白居易……………13
白牡丹 唐·白居易……………13
移牡丹栽 唐·白居易……………14

二月

題開 元寺牡丹 唐·徐凝……………17
牡丹 唐·徐凝……………17
牡丹 唐·張又新……………17
和王郎中召看牡丹 唐·姚合……………18
牡丹 唐·王睿……………18
白牡丹 唐·裴潾……………19
僧院牡丹 唐·陳標(biāo)……………19
京城寓懷 唐·張祜……………19
牡丹 唐·李商隱……………20
回中牡丹為雨所敗二首其一 唐·李商隱……………20
回中牡丹為雨所敗二首其二 唐·李商隱……………20
牡丹 唐·盧肇……………21
牡丹四首其一 唐·薛能……………22
牡丹四首其二 唐·薛能……………22
牡丹四首其三 唐·薛能……………23
牡丹四首其四 唐·薛能……………23
牡丹 唐·韓琮……………24
牡丹 唐·韓琮……………24
夜看牡丹 唐·溫庭筠……………24
牡丹二首其一 唐·溫庭筠……………25
牡丹二首其二 唐·溫庭筠……………25
牛尊師宅看牡丹 唐·段成式……………25
牡丹 唐·司空圖……………26
牡丹 唐·皮日休……………26
看牡丹贈段成式 唐·周繇……………26
牡丹 唐·李山甫……………27
遠(yuǎn)公亭牡丹 唐·李咸用……………27
牡丹 唐·李咸用……………28

三月

牡丹 唐·方干……………31
牡丹 唐·方干……………31
牡丹 唐·羅鄴……………31
牡丹花 唐·羅隱……………32
虛白堂前牡丹相傳云太傅手植在錢塘 唐·羅隱……………32
牡丹 唐·羅隱……………32
牡丹 唐·秦韜玉……………33
牡丹 唐· 唐彥謙……………33
牡丹 唐· 唐彥謙……………33
牡丹 唐· 唐彥謙……………34
街西晚歸 唐·鄭谷……………34
牡丹 唐·鄭谷……………34
紅白牡丹 唐·吳融……………34
僧舍白牡丹二首其一 唐·吳融……………35
僧舍白牡丹二首其二 唐·吳融……………35
中山臨上人院觀牡丹寄諸從事 唐·杜荀鶴……………35
白牡丹 唐·韋莊……………36
白牡丹 唐·王貞白……………36
觀江南牡丹 唐·張蠙……………36
萬壽寺牡丹 唐·翁承贊……………36
趙侍郎看紅白牡丹因寄楊狀頭贊圖 唐·殷文圭……………37
牡丹花二首其一 唐·徐夤……………37
牡丹花二首其二 唐·徐夤……………38
尚書座上賦牡丹花得輕字韻其花自越中移植 唐·徐夤……………38
依韻和尚書再贈牡丹花 唐·徐夤……………38
郡庭惜牡丹 唐·徐夤……………39
追和白舍人詠白牡丹 唐·徐夤……………39
憶牡丹 唐·徐夤……………39
惜牡丹 唐·徐夤……………40
和仆射二十四丈牡丹八韻 唐·徐夤……………40
長安春 唐·崔道融……………40

四月

牡丹 唐·裴說……………43
西 明寺合歡牡丹 唐·顧非熊……………43
題牡丹 唐·捧劍仆……………43
題牡丹 唐·盧士衡……………44
殘牡丹 唐·李建勛……………44
晚春送牡丹 唐·李建勛……………44
柴司徒宅牡丹 唐·李中……………45
嚴(yán)相公宅牡丹 唐·徐鉉……………45
再看光福寺牡丹 唐·劉兼……………45
看牡丹 唐·殷益……………46
宮詞 唐·花蕊夫人……………46
宮詞 唐·花蕊夫人……………46
雨中看牡丹 唐·竇梁賓……………47
牡丹 唐·薛濤……………47
賣殘牡丹 唐·魚玄機(jī)……………47
牡丹 唐·歸仁……………48
賞牡丹應(yīng)教 唐·謙光……………48
題南平后園牡丹 唐·齊己……………48
游福感寺答少年 唐·卓英英……………49
答玄士 唐·卓英英……………49
次韻和盧先輩避難寺居看牡丹 唐·王駕……………49
牡丹 唐·孫魴……………50
主人司空后亭牡丹 唐·孫魴……………50
看牡丹二首其一 唐·孫魴……………51
看牡丹二首其二 唐·孫魴……………51
題未開牡丹 唐·孫魴……………51
又題牡丹上主人司空 唐·孫魴……………52
牡丹落后有作 唐·孫魴……………52
傷雨后牡丹 唐·劉昭禹……………52
牡丹 唐·文丙……………53

五月

獨(dú)賞牡丹因而成詠 宋·李昉……………57
牡丹盛開對之感嘆寄秘閣侍郎 宋·李昉……………57
憶薦福寺牡丹 宋·胡宿……………57
牡丹詩十首其四 宋· 宋白……………58
牡丹詩十首其六 宋· 宋白……………58
題洛陽觀音院牡丹其一 宋·李建中……………58
題洛陽觀音院牡丹其二 宋·李建中……………58
奉和獨(dú)賞牡丹 宋·李至……………59
維揚(yáng)秋日牡丹因寄六合縣尉郭承范 宋·潘閬……………59
牡丹十六韻 宋·王禹偁……………59
朱紅牡丹 宋·王禹偁……………60
長洲種牡丹 宋·王禹偁……………60
奉圣旨賦牡丹花 宋·寇準(zhǔn)……………61
牡丹 宋·釋智圓……………61
雨中牡丹 宋·穆修……………61
詠牡丹 宋·夏竦……………62
西溪見牡丹 宋·范仲淹……………62
牡丹 宋·晏殊……………63
儀真太守召看牡丹 宋·丘濬……………63
洛京王尚書學(xué)士寄惠牡丹十品五十枝因成四韻代書答 宋·宋庠……………63
和運(yùn)使王密學(xué)西亭未開牡丹 宋·宋庠……………64
漱玉齋前雜卉皆龍圖王至之所植各賦一章凡得八物
或賞或否亦應(yīng)乎至之意歟遂寫寄至之——牡丹 宋·宋祁……………64
已落牡丹 宋·宋祁……………64
兩浙張兵部秋日牡丹詩次韻 宋·張方平……………65
牡丹二首其二 宋·韓琦……………65
賞北禪牡丹 宋·韓琦……………65
安正堂觀牡丹 宋·韓琦……………66
牡丹 宋·梅堯臣……………66
韓欽圣問西洛牡丹之盛 宋·梅堯臣……………66
和王待制 清涼院觀牡丹賦詩 宋·梅堯臣……………67
洛陽牡丹 宋·梅堯臣……………67

六月

洛陽牡丹圖 宋·歐陽修……………71
答西京王尚書寄牡丹 宋·歐陽修……………72
謝觀文王尚書惠西京牡丹 宋·歐陽修……………72
白牡丹 宋·歐陽修……………73
禁御見牡丹仍蒙恩賜 宋·趙抃……………73
春游五首其五 宋·邵雍……………73
獨(dú)賞牡丹 宋·邵雍……………74
洛陽春吟 宋·邵雍……………74
牡丹吟 宋·邵雍……………74
觀洛城花呈堯夫先生 宋·張崏……………75
游驪山 宋·張俞……………75
十八日陪提刑郎中吉祥院看牡丹 宋·蔡襄……………75
二十二日山堂小飲和 元郎中牡丹向謝之什 宋·蔡襄……………76
春晚賞牡丹奉呈席上諸君 宋·陳襄……………76
和子瞻沿牒京口憶吉祥牡丹見寄 宋·陳襄……………77
題人移牡丹 宋·黃庶……………77
宮詞 宋·王珪……………77
和君貺老君廟姚黃牡丹 宋·司馬光……………78
和君貺寄河陽侍中牡丹 宋·司馬光……………78
又和安國寺及諸園賞牡丹 宋·司馬光……………78
詩謝留守王宣徽遠(yuǎn)惠牡丹 宋·文彥博……………78
后殿牡丹未開 宋·王安石……………79
次韻程丞相觀牡丹其一 宋·鄭獬……………79
依韻奉和司徒侍中同賞牡丹 宋·強(qiáng)至……………79
依韻奉和司徒侍中安正堂觀牡丹 宋·強(qiáng)至……………80
和王端太中牡丹 宋·范純?nèi)省?0
和韓侍中同賞牡丹 宋·范純?nèi)省?1
和韓侍中西禪牡丹 宋·范純?nèi)省?1
牡丹二首其一 宋·范純?nèi)省?1
醉中詠牡丹 宋·徐積……………81

七月

吉祥寺賞牡丹 宋·蘇軾……………85
常州太平寺觀牡丹 宋·蘇軾……………85
雨中看牡丹三首其一 宋·蘇軾……………85
牡丹 宋·蘇軾……………85
和述古冬日牡丹四首其一 宋·蘇軾……………86
次韻趙伯堅(jiān)令鑠郎中憶南部牡丹兼寄子由 宋·劉摯……………86
奉陪穎叔賦鎖院牡丹 宋·沈遼……………87
八月二十四日州宅牡丹 宋·韋驤……………87
和季春初牡丹花 宋·韋驤……………87
小雪后牡丹號朝天紅者開于縣宅西圃 宋·韋驤……………88
牡丹 宋·張舜民……………88
取里語以己語足成二絕 宋·張舜民……………88
謝任亮教授送千葉牡丹 宋·蘇轍……………88
次遲韻千葉牡丹二首其一 宋·蘇轍……………89
次遲韻千葉牡丹二首其二 宋·蘇轍……………89
謝人惠千葉牡丹 宋·蘇轍……………89
和竹 元珍僧舍牡丹次韻 宋·孔武仲……………90
接通判于邱氏園園人獻(xiàn)牡丹太守不收余私取
其絕好者以歸 宋·孔平仲……………90
牡丹 宋·張商英……………90
庭下牡丹 宋·李復(fù)……………91
次韻李秬新移牡丹二首其一 宋·晁補(bǔ)之……………91
次韻李秬約賞牡丹 宋·晁補(bǔ)之……………91
次韻李秬雙頭牡丹 宋·晁補(bǔ)之……………92
詠地藏殿牡丹一莖五花 宋·鐘離景伯……………92
和陳器之謝王澠池牡丹 宋·張耒……………92
牡丹 宋·張耒……………93
秋移宛丘牡丹植圭竇齋前作二絕示秬秸和其二 宋·張耒……………93
謝季和朝議牡丹 宋·晁說之……………93
觀牡丹 宋·鄒浩……………94
對牡丹 宋·鄒浩……………94
宮詞 宋·趙佶……………94

八月

牡丹 宋·陳與義……………97
次趙繼公得未開牡丹之什 宋·李新……………97
和蔣秀才牡丹次韻 宋·慕容彥逢……………97
次韻蘇通判觀牡丹 宋·釋德洪……………98
秋日牡丹 宋·廖剛一……………98
次韻歐陽誠發(fā)牡丹 宋·蘇過……………98
牡丹秋開 宋·胡安國……………99
雙椿堂牡丹盛開彥紳節(jié)推弟置酒集客子溫不在席中
以詩乞花歸賞因次其韻 宋·張擴(kuò)……………99
次韻謝李簿送白牡丹 宋·張擴(kuò)……………99
次韻王堯 明三絕句其一 宋·李綱……………100
次韻傳道夜觀牡丹 宋·張綱……………100
牡丹 宋·朱淑真……………100
謝人送牡丹 宋·呂本中……………101
郡會賞牡丹分韻得裳字 宋·呂本中……………101
次韻友人寄牡丹 宋·郭印……………101
和彭德源秋開紫牡丹 宋·劉才邵……………102
牡丹 宋·鄭剛中……………102
李良寵示牡丹長句謹(jǐn)賦三首其一 宋·傅察……………102
園中開牡丹一枝 宋·朱翌……………103
和 元衡送牡丹 宋·胡寅……………103
赴宣卿牡丹之集和奇父二首其一 宋·胡寅……………103
牡丹 宋·釋仲皎……………104
山寺見牡丹 宋·劉子翚……………104
和尚書李丈六絕其六 宋·王之望……………104
同韓子?xùn)|賞牡丹 宋·李石……………105
陪韓守劉村看牡丹 宋·李石……………105
書院雜詠·牡丹 宋·王十朋……………105
牡丹 宋·王十朋……………106
去歲得黟江縣牡丹數(shù)種今年開一枝蓋白者
譜中所謂水晶球也 宋·韓 元吉……………106
牡丹 宋·趙彥端……………106
題徐熙牡丹圖 宋·吳皇后……………107

九月

次韻村店得牡丹 宋·洪適……………111
得洛中牡丹 宋·洪適……………111
答太守謝牡丹 宋·洪適……………111
牡丹 宋·洪適……………112
洛花不望而至次相兄韻 宋·洪遵……………112
有以狀 元紅牡丹見遺戲作一絕 宋·李流謙……………112
答范石湖牡丹詩 宋·吳儆……………112
賦赤松 金宣義十月牡丹其一 宋·姜特立……………113
和鞏宰送牡丹三首其二 宋·姜特立……………113
和譚德稱送牡丹二首其一 宋·陸游……………114
夢至洛中觀牡丹繁麗溢目覺而有賦 宋·陸游……………114
新晴賞牡丹 宋·陸游……………114
寄題王晉輔專春堂 宋·陸游……………115
賞小園牡丹有感 宋·陸游……………115
戲題牡丹 宋·范成大……………115
 清 明日試新火作牡丹會 宋·范成大……………116
書樊子南游西山二記后 宋·范成大……………116
簡畢叔滋覓牡丹 宋·范成大……………116
曉看牡丹呈彭仲莊 宋·楊萬里……………117
春寒絕句 宋·楊萬里……………117
賞牡丹 宋·楊萬里……………117
立春檢校牡丹 宋·楊萬里……………118
益公和白花青緣牡丹王字韻詩再和以往 宋·楊萬里……………118
老人命賦家庭雙頭牡丹 宋·項(xiàng)安世……………118
牡丹初開 宋·項(xiàng)安世……………119
謝惠牡丹 宋·許及之……………119
趙漕從善送吳門牡丹 宋·許及之……………119
牡丹 宋·許及之……………120
和姜總管送牡丹 宋·虞儔……………120
和鞏使君謝開府送牡丹絕句 宋·虞儔……………120

十月

益公得牡丹狀如雙魚者以花嬪目之
且賦詩俾予屬和 宋·程洵……………123
謝少微兄惠牡丹其一 宋·樓鑰……………123
謝少微兄惠牡丹其三 宋·樓鑰……………123
林貴文買牡丹見贈至彭村偶題 宋·辛棄疾……………124
同杜叔高祝彥集觀天保菴瀑布主人
留飲兩日且約牡丹之飲其一 宋·辛棄疾……………124
牡丹 宋·吳琚……………124
和鄭信卿 宋·孫應(yīng)時(shí)……………125
和送牡丹韻 宋·劉過……………125
 清 明 宋·史達(dá)祖……………125
大目寺牡丹 宋·陳宓……………126
牡丹 宋·程公許……………126
趙園看白牡丹 宋·陳郁……………126
牡丹 宋·徐榮叟……………127
見牡丹呈諸友 宋·袁甫……………127
和魏都大牡丹二首其一 宋·袁甫……………128
即事 宋·劉克莊……………128
曉寒即事 宋·陳起……………128
白牡丹 宋·葉茵……………129
湖上八首其二 宋·方岳……………129
偶題 宋·林尚仁……………129
謝單景山載酒同賞牡丹過燕余 宋·陳著……………130
牡丹 宋·舒岳祥……………130
晚春客愁五絕其四 宋·方回……………130
牡丹花 宋·董嗣杲……………131
題陸大參秀夫廣陵牡丹詩卷后 宋·林景熙……………131
廢苑見牡丹黃色者 宋·汪 元量……………131
北村吳園雨中賞牡丹主人留飲 宋·仇遠(yuǎn)……………132
牡丹 宋·楊軒……………132
牡丹 宋·釋擇璘……………132
牡丹 宋·盧梅坡……………133
牡丹 宋·任斯……………133

十一月

未開牡丹 金·龐鑄……………137
五月牡丹應(yīng)制 金·趙秉文……………137
應(yīng)制粉紅雙頭牡丹二首其一 金·黨懷英……………137
應(yīng)制粉紅雙頭牡丹二首其二 金·黨懷英……………138
西溪牡丹 金·劉仲尹……………138
和彥及牡丹時(shí)方北趨薊門情見乎辭 金·蔡珪……………138
題紅白牡丹 金·王喆……………139
云龍川泰和殿五月牡丹 金·章宗……………139
追賦定襄周帥夢卿家秋日牡丹 金· 元好問……………139
紫牡丹三首其一 金· 元好問……………139
紫牡丹三首其二 金· 元好問……………140
紫牡丹三首其三 金· 元好問……………140
朝 元宮白牡丹 元· 宋褧……………140
和仲常牡丹詩 元·王惲……………141
賦牡丹 元·貢奎……………141
次韻楊司業(yè)牡丹 元·吳澄……………142
謝吳宗師送牡丹并東伯庸尚書 元·虞集……………142
牡丹花 元·胡天游……………143
新開牡丹 元·劉秉忠……………143
趙中丞折枝牡丹圖 元·馬祖?!?43
歐陽公牡丹詩 元·歐陽玄……………144
和李別駕賞牡丹 元·高則誠……………144
山中見牡丹 明·李昌祺……………144
牡丹 明·沈周……………145
題一捻紅牡丹江左體 明·鄭坤……………145
和陳夫人牡丹詩 明·汪宗孝……………145
揚(yáng)州同諸公社集鄭超宗影園即席詠黃牡丹 明·黎遂球……………146
賦素軒沭公家牡丹一首和楊彥謐韻 明·郭登……………146
牡丹百詠其一 明·張淮……………146
牡丹百詠其二 明·張淮……………147

十二月

山中見牡丹 明·李禎……………151
觀玉山中牡丹有感 明·于立……………151
賞牡丹呈席上諸友 明·錢洪……………151
牡丹 明·吳寬……………152
懷舍中牡丹 明·蔡羽……………152
同院僚觀閣中牡丹作 明· 唐順之……………152
牡丹 明·魯山……………152
牡丹 明·董其昌……………153
牡丹其一 明·馮琦……………153
牡丹其二 明·馮琦……………154
牡丹花下集同諸君子長句一首 清·錢陸燦……………154
陳丈樸庵招賞牡丹同人即席分賦得明字 清·查升……………155
牡丹 清·尤秉 元……………155
牡丹 清·張錫祚……………155
毛氏園觀牡丹 清·黃子 元……………156
綠牡丹和韻 清·吳巽……………156
題海昌女史李是庵水墨牡丹 清·周巽……………156
德壽寺牡丹短歌 清·永璂……………156
塔山觀牡丹其一 清·林麟焻……………157
塔山觀牡丹其二 清·林麟焻……………157
唐氏宅觀牡丹 清·姚培謙……………157
牡丹 清·胡天游……………158
與羲初慧福寺看牡丹 清·蔣超伯……………158
深廬學(xué)師招看牡丹賦呈 清·管庭芬……………158
張 明府招賞牡丹次韻 清·蔣節(jié)……………160
詠殘牡丹 清·施坤……………160
過永慶寺逢牡丹作 清·靜諾……………160
綠牡丹 清·翁氏……………161
春暮上舍法源寺看牡丹次二君
即事有作用昌黎山石韻?  清·曹學(xué)閔……………161
網(wǎng)師園看牡丹即席有作 清·鰲圖……………162
偶感 清·徐大鏞……………162

后記……………163

附錄……………164

代序

洛陽牡丹記宋·歐陽修

  花品敘第一牡丹出丹州、延州,東出青州,南亦出越州。而出洛陽者,今為天下第一。

  洛陽所謂丹州花、延州紅、青州紅者,皆彼土之尤杰者。然來洛陽,才得備眾花之一種,列第不出三已下,不能獨(dú)立與洛花敵。而越之花以遠(yuǎn)罕識,不見齒,然雖越人亦不敢自譽(yù)以與洛陽爭高下。是洛陽者,寔天下之第一也。洛陽亦有黃芍藥、緋桃、瑞蓮、千葉李、紅郁李之類,皆不減他出者。而洛陽人不甚惜,謂之果子花,曰某花云云,至牡丹則不名,直曰花。其意謂天下真花獨(dú)牡丹,其名之著,不假曰牡丹而可知也。其愛重之如此。

  說者多言洛陽于三河間古善地,昔周公以尺寸考日出沒,測知寒暑風(fēng)雨乖與順于此。此蓋天地之中,草木之華得中氣之和者多,故獨(dú)與他方異。予甚以為不然。夫洛陽于周所有之土,四方入貢,道里均,乃九州之中。在天地昆侖旁礴之間,未必中也!又況天地之和氣,宜遍四方上下,不宜限其中以自私。夫中與和者,有常之氣,其推于物也,亦宜為有常之形。物之常者,不甚美,亦不甚惡。 及元?dú)庵∫?,美惡隔并而不相和入。故物有極美與極惡者,皆得于氣之偏也。

  花之鐘其美,與夫癭木擁腫之鐘其惡,丑好雖異,而得一氣之偏病則均。洛陽城圍數(shù)十里,而諸縣之花莫及城中者,出其境則不可植焉。豈又偏氣之美者,獨(dú)聚此數(shù)十里之地乎?此又天地之大,不可考也已。凡物不常有而為害乎人者曰災(zāi),不常有而徒可怪駭不為害者曰妖。語曰:“天反時(shí)為災(zāi),地反物為妖?!贝艘嗖菽局f物之一怪也。然比夫癭木擁腫者,竊獨(dú)鐘其美而見幸于人焉。

  余在洛陽四見春:天圣九年三月始至洛,其至也晚,見其晚者;明年,會與友人梅圣俞游嵩山少室緱氏嶺、石唐山紫云洞,既還不及見;又明年,有悼亡之戚,不暇見;又明年,以留守推官,歲滿解去,只見其蚤者,是未嘗見其極盛時(shí)。然目之所矚,已不勝其麗焉。余居府中時(shí),嘗謁錢思公于雙桂樓下,見一小屏立坐后,細(xì)書字滿其上。思公指之曰:“欲作花品,此是牡丹名,凡九十馀種?!?/p>

  余時(shí)不暇讀之。然余所經(jīng)見,而今人多稱者才三十許種,不知思公何從而得之多也?計(jì)其馀雖有名而不著,未必佳也。故今所錄,但取其特著者而次第之:

  姚黃魏花細(xì)葉壽安鞓紅(亦曰青州紅)牛家黃
  
  潛溪緋左花獻(xiàn)來紅葉底紫鶴翎紅添色紅
  
  倒暈檀心朱砂紅九蕊真珠延州紅多葉紫
  
  粗葉壽安丹州紅蓮花萼一百五鹿胎花
  
  甘草黃一擫紅玉板白

  花釋名第二牡丹之名,或以氏,或以州,或以地,或以色,或旌其所異者而志之。姚黃、左花、魏花,以姓著;青州、丹州、延州紅,以州著;細(xì)葉、粗葉壽安、潛溪緋,以地著;一擫紅、鶴翎紅、朱砂紅、玉板白、多葉紫、甘草黃,以色著;獻(xiàn)來紅、添色紅、九蕊真珠、鹿胎花、倒暈檀心、蓮花萼、一百五、葉底紫,皆志其異者。

  姚黃者,千葉黃花,出于民姚氏家。此花之出于今未十年,姚氏居白司馬坡,其地屬河陽。然花不傳河陽傳洛陽,洛陽亦不甚多,一歲不過數(shù)朵。

  牛黃亦千葉,出于民牛氏家。比姚黃差小。真宗祀汾陰,還過洛陽,留宴淑景亭,牛氏獻(xiàn)此花,名遂著。

  甘草黃,單葉,色如甘草。洛人善別花,見其樹知為某花。云獨(dú)姚黃易識,其葉嚼之不腥。??????????????????????????????????????????????????????????????

  魏家花者,千葉肉紅花,出于魏相仁浦家。始樵者于壽安山中見之,斫以賣魏氏。魏氏池館甚大,傳者云:此花初出時(shí),人有欲閱者,人稅十?dāng)?shù)錢,乃得登舟渡池至花所,魏氏日收十?dāng)?shù)緡。其后破亡,鬻其園,今普明寺后林池乃其地,寺僧耕之以植桑麥?;▊髅窦疑醵?,人有數(shù)其葉者,云至七百葉。錢思公嘗曰:“人謂牡丹花王,今姚黃真可為王,而魏花乃后也。 ”

  鞓紅者,單葉深紅花,出青州,亦曰青州紅。故張仆射齊賢有第西京賢相坊,自青州以馲駝馱其種,遂傳洛中,其色類腰帶鞓,謂之鞓紅。?????????

  獻(xiàn)來紅者,大,多葉淺紅花。張仆射罷相居洛陽,人有獻(xiàn)此花者,因曰獻(xiàn)來紅。

  添色紅者,多葉花,始開而白,經(jīng)日漸紅,至其落乃類深紅。此造化之尤巧者。

  鶴翎紅者,多葉花,其末白而本肉紅,如鴻鵠羽色。

  細(xì)葉、粗葉壽安者,皆千葉肉紅花,出壽安縣錦屏山中,細(xì)葉者尤佳。

  倒暈檀心者,多葉紅花。凡花近萼色深,至其末漸淺。此花自外深色,近萼反淺白,而深檀點(diǎn)其心,此尤可愛。?????????????????????????????????????????

  一擫紅者,多葉淺紅花,葉杪深紅一點(diǎn),如人以三指擫之。?????????????????????

  九蕊真珠紅者,千葉紅花,葉上有一白點(diǎn)如珠,而葉密,蹙其蕊為九叢。?????????

  一百五者,多葉白花。洛花以谷雨為開候,而此花常至一百五日開,最先。

  丹州、延州花者,皆千葉紅花。不知其至洛之因。

  蓮花萼者,多葉紅花,青趺三重,如蓮花萼。

  左花者,千葉紫花,葉密而齊如截,亦謂之平頭紫。

  朱砂紅者,多葉紅花,不知其所出。有民門氏子者,善接花以為生,買地于崇德寺前治花圃,有此花。洛陽豪家尚未有,故其名未甚著?;ㄈ~甚鮮,向日視之如猩血。

  葉底紫者,千葉紫花,其色如墨,亦謂之墨紫花。在藂中旁必生一大枝,引葉覆其上。其開也,比他花可延十日之久。噫!造物者亦惜之耶。此花之出,比他花最遠(yuǎn)。傳云:唐末有中官為觀軍容使者,花出其家,亦謂之軍容紫,歲久失其姓氏矣。?????????????????????????????????????????????

  玉板白者,單葉白花,葉細(xì)長如拍板,其色如玉,而深檀心。洛陽人家亦少有。余嘗從思公至福嚴(yán)院見之,問寺僧而得其名,其后未嘗見也。?

  潛溪緋者,千葉緋花,出于潛溪寺。寺在龍門山后,本唐相李藩?jiǎng)e墅。今寺中已無此花,而人家或有之。本是紫花,忽于藂中特出緋者不過一二朵,明年移在他枝,洛人謂之轉(zhuǎn)音篆枝花,故其接頭尤難得。?????????????????????????????

  鹿胎花者,多葉紫花。有白點(diǎn)如鹿胎之紋,故蘇相禹宅今有之。

  多葉紫,不知其所出。初,姚黃未出時(shí),牛黃為第一;牛黃未出時(shí),魏花為第一;魏花未出時(shí),左花為第一;左花之前,唯有蘇家紅、賀家紅、林家紅之類,皆單葉花,當(dāng)時(shí)為第一。自多葉、千葉花出后,此花黜矣。今人不復(fù)種也。???????????

  牡丹初不載文字,唯以藥載《本草》。然于花中不為高第,大抵丹、延以西及褒斜道中尤多,與荊棘無異。土人皆取以為薪。自唐則天已后,洛陽牡丹始盛,然未聞?dòng)幸悦?。如沈、宋、元、白之流,皆善詠花草,?jì)有若今之異者,彼必形于篇詠,而寂無傳焉。唯劉夢得有《詠魚朝恩宅牡丹詩》,但云“一藂千萬朵”而已,亦不云其美且麗也。謝靈運(yùn)言“永嘉竹間水際多牡丹”,今越花不及洛陽甚遠(yuǎn),是洛花自古未有若今之盛也。

  風(fēng)俗記第三洛陽之俗,大抵好花。春時(shí)城中無貴賤皆插花,雖負(fù)擔(dān)者亦然。花開時(shí),士庶競為游遨,往往于古寺廢宅有池臺處為市,并張幄帟,笙歌之聲相聞。最盛于月陂堤、張家園、棠棣坊、長壽寺東街與郭令宅,至花落乃罷。洛陽至東京六驛,舊不進(jìn)花,自今徐州李相迪為留守時(shí)始進(jìn)。御歲遣牙校一員,乘驛馬一日一夕至京師,所進(jìn)不過姚黃、魏花三數(shù)朵,以菜葉實(shí)竹籠子藉覆之,使馬上不動(dòng)搖,以蠟封花蒂,乃數(shù)日不落。大抵洛人家家有花,而少大樹者,蓋其不接則不佳。春初時(shí),洛人于壽安山中斫小栽子賣城中,謂之山篦子人家,治地為畦塍種之,至秋乃接。接花尤工者一人,謂之門園子,豪家無不邀之。姚黃一接頭,直錢五千,秋時(shí)立券買之,至春見花乃歸其直。洛人甚惜此花,不欲傳。有權(quán)貴求其接頭者,或以湯中蘸殺與之。魏花初出時(shí),接頭亦直錢五千,今尚直一千。接時(shí)須用社后重陽前,過此不佳矣。花之本木去地五七寸許,截之乃接,以泥封裹,用軟土擁之,以蒻葉作庵子罩之,不令見風(fēng),日唯南向,留一小戶以達(dá)氣,至春乃去其覆,此接花之法也用瓦亦奇。種花必?fù)裆频?,盡去舊土,以細(xì)土用白斂末一斤和之。蓋牡丹根甜,多引蟲食,白斂能殺蟲,此種花之法也。澆花亦自有時(shí),或用日未出,或日西時(shí)。

  九月旬日一澆,十月、十一月三日、二日一澆,正月隔日一澆,二月一日一澆,此澆花之法也。一本發(fā)數(shù)朵者,擇其小者去之,只留一二朵,謂之打剝,懼分其脈也?;ú怕浔泗迤渲?,勿令結(jié)子,懼其易老也。春初既去蒻庵,便以棘數(shù)枝,置花叢上,棘氣暖可以辟霜,不損花芽,他大樹亦然。此養(yǎng)花之法也。花開漸小于舊者,蓋有蠹蟲損之,必尋其穴,以硫黃簪之,其旁又有小穴如針孔,乃蟲所藏處,花工謂之氣窗,以大針點(diǎn)硫黃末針之,蟲乃死,花復(fù)盛,此醫(yī)花之法也。烏賊魚骨用以針花樹,入其膚,花輒死,此花之忌也。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自贡市| 淳化县| 阿鲁科尔沁旗| 灵璧县| 神池县| 卢氏县| 泉州市| 兴和县| 潮州市| 宜兰县| 阿图什市| 青海省| 阿城市| 疏附县| 通榆县| 泗阳县| 商洛市| 两当县| 宜兰县| 玉林市| 仁寿县| 平塘县| 砚山县| 潞西市| 荥经县| 海林市| 凌源市| 柞水县| 怀集县| 图片| 大同市| 自治县| 东山县| 长白| 阳朔县| 读书| 石景山区| 南通市| 芜湖市| 泊头市| 璧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