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詩接受史論稿》
作 者:沈文凡 著
出 版 社:現代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年7月第1版
書 號:978-7-5143-2755-7
目 錄
序言
壹 思想藝術篇:影響傳承研究
唐詩宋詞的當代價值實現與傳播途徑
唐詩接受過程中的化用現象初探
《黃鶴樓》詩的接受——以崔李競詩為中心
《論語》鑄就了“詩圣”杜甫
韋應物詩歌對陶詩的繼承
白居易詩歌的影響與接受
章回體長篇小說對百韻長律的接受
——以《鏡花緣》為例
貳 實證緝考篇:效擬模仿研究
唐詩名篇名句之明代接受與傳播
唐代詩韻之明人接受文獻初緝
孟浩然詩歌明代接受文獻小緝
——兼述明代詩歌選本對孟浩然排律的選錄
杜甫五律、五排詩韻之明代接受文獻初緝
白居易與“長慶體”明代詩歌接受文獻緝考
韓愈詩歌明代接受文獻初輯
百韻五言長律嬗變考述
“長律”“排律”名稱之文獻緝考
——以唐宋元明時期作為考察范圍
唐代“排律”詩體的隔代及域外之名稱界定初探
——圍繞明代及韓國的排律創作與評論展開
明代近體律詩題標“平水韻”緝考
叁 域外亞洲篇:日韓越漢詩接受研究
日韓遣唐使、留學生、學問僧在唐代的詩歌創作
唐詩名篇名句日本江戶以來漢詩受容文獻緝考
——以“為韻”“賦得”為范圍
越南十世紀到二十世紀對唐代絕句的移植與發展
日本江戶以來題李白圖像、詠李白瀑布詩文獻緝考
杜甫名篇名句日本江戶以來漢詩受容文獻初緝
日本江戶以來的排律(長律)創作文獻緝考
日本俳句與中國唐詩藝術表現之異同
黃巢《自題像》探賾與索隱
——兼論韓國南羲采《龜磵詩話》對唐詩的舉證價值
唐代牡丹文代與文學的傳播
——結合韓國南羲采《龜磵詩話》接受史展開
后記
文章分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