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史》
作 者:李山 著
出 版 社: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7年5月第1版
書 號:978-7-303-08412-8
內容簡介:
本書系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研究生基礎平臺課程教材,在作者李山教授多年講課中逐漸成形。
“中國文化史”,是以民族為單位,以民族歷史經歷為范圍,在考察其特定的生存方式的基礎上,不囿于正史專業歷史變遷的講述,而更加注重對超越于朝代更迭之上不變的民族特有“方式”性的東西的闡述。不僅僅是敘述哲學史、思想史上那些最原創、最具新意的內容,同時對那些造成了廣泛影響但價值不高甚至愚昧的觀念意識加以詳考。涉獵內容廣泛而多維,在巨大的豐富性之上,描繪出一個民族特有的“這一個”。
在這樣的理解下,本書主要選取了地理環境、文化形態的形成、民眾的歷史表現、影響中國文化發展的幾位思想家的主要觀念及古代政治、經濟及近代化進程中一些大的問題進行探討。
作者簡介:
李山,1963年生人,河北人。1995年于北京師范大學獲博士學位,啟功先生弟子?,F任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教授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文化史等課程,在《詩經》研究,先秦兩漢文學研究領域卓有成就。
曾在《文學遺產》等權威期刊上發表過學術論文數十篇,其中《經典文獻的詩學讀法》和《詩大雅若干詩篇圖贊說及由此發現的雅、頌間部分對應》在學術界有較大影響。
先后出版過《詩經的文化精神》、《詩經析讀》、《詩經新注》等詩經研究專著,及《中國文化概論》(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1年2月首登《百家講壇》錄制系列節目“春秋五霸”,于2011年8月11日起播出。
2012年錄制《百家講壇之戰國七雄》,并于當年7月31日至8月23日播出。
本書目錄:
第一章 地理與人群
第一節 中國文化獨立創造的地理條件
第二節 中國文化的北與南
第三節 農作物、氣候及其他
第二章 西周分封建國與統一化文明進程的開始
第一節 中國文化的多元發生與一元突破
第二節 分封制與民族的凝結
第三節 分封制與中國文化道路
第四節 禮樂文化遺產
第三章 民眾的歷史品格
第一節 “國人”的表現及下場
第二節 “國人”的歷史品格
第三節 商鞅變法與民眾的被控制
第四節 民眾的反叛方式
第四章 圣賢的文化設計
第一節 幾個普遍觀念
第二節 儒家的政治文化設計
第三節 《老子》與黃老派的政治主張
第五章 圣賢的文化設計(續)
第一節 墨家:民眾的代言者
第二節 《管子》的“輕重”治國理念
第三節 法家重農主義的經國理念
第四節 圣賢的人生設計
第六章 中國古代政治文化
第一節 無限制的政治權利
第二節 “文治政府”及王朝政治的諸多現象
第三節 政治格局的從寬平到狹窄
第七章 士大夫的文化歷程
第一節 “軸心期”士人
第二節 經學和玄學時代的士大夫
第三節 科舉時代的士大夫
第八章 士大夫的政治作為
第一節 兩種法則
第二節 兩漢儒生與政治
第三節 北宋士大夫的改革運動
第四節 張居正改革與東林黨的抗爭
第九章 重農主義下的中國古代社會
第一節 重農主義下的工商業
第二節 商業與社會解放
第三節 遲滯的小農社會
第十章 中國的近代化歷程
第一節 “天朝”迷夢的破滅:鴉片戰爭及中國最初的反應
第二節 “中體西用”下的洋務運動
第三節 新式思想的洪流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