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商周斷代工程叢書
從天再旦到武王伐紂——西周天文年代問題
劉次沅 著
|
|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ISBN:7-5062-8138-4/k.21
出版日期:2006年8月
定價:52.00 元 |
|
|
|
內容提要 |
以天文計算方法研究古史年代,古今中外都有應用。作者在前人歷史文獻、考古、14C等研究的基礎上,對史載西周懿王元年“天再旦”和有關武王伐紂的各種天象記錄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得到懿王元年在公元前899年,武王伐紂在公元前1046年,為夏商周斷代工程階段性成果采用;昭王末年“天大曀”日食說分析也得到與斷代工程相容的結果。本書全面記錄了上述研究過程,對研究分析中所采用的天文分析計算方法也有詳細的論述,并在附錄中給出西周時期月朔、冬至、日月食、恒星位置等天象的計算結果,可供研究者參考。 |
|
作者簡介 |
劉次沅,1948年6月生,四川安岳人,1991年在中國科學院陜西天文臺獲理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兼任國際天文學會會員、陜西省天文學會副理事長、國際刊物Journal of Astronomical History and Heritage編委。1973年始從事天文專業工作。前期從事天體測量觀測與數據處理,后漸轉向天文學史。主要研究中國古代天象記錄,包括地球自轉長期變化、古代日食記錄和月掩星記錄、古天文研究的計算機化、地方天文史志、天文年代學等,是國家“九五”重點攻關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中“天再旦”等專題負責人。在國內外發表研究論文70余篇,著有《中國歷史日食典》、《從武王伐紂到天再旦——西周天文年代學問題》等。 |
|
本書目錄 |
前言
1 引言——西周年代問題
1-1 文獻中記載的西周王年
1-2 銅器銘文歷日月相記載和金文歷譜
1-3 《夏商周斷代工程》的西周年代
1-4 西周歷法小議
1-5 小結
2 有關古天文的星象計算
2-1 天體位置的基本概念
2-2 恒星位置計算
2-3 行星位置計算
2-4 地球自轉長期變化及其影響
2-5 常見的日月行星位置計算方法和軟件
2-6 天文計算中古代日期的表達
2-7 小結
3 天再旦——文獻記載與前人的研究
3-1 “天再旦”的古文獻記錄
3-2 “天再旦”記錄的可靠性
3-3 “天再旦”日食說溯源
3-4 關于“鄭”地的研究
3-5 小結
4 帶食而出的天光變化
4-1 測量天光變化的實用方法
4-2 日出過程的天光變化和日食過程的影響
4-3 天光視亮度的表達
4-4 帶食而出的天光視亮度
4-5 “天再旦強度”的定義與表達
4-6 小結
5 1997年新疆日食觀測
5-1 理論預報
5-2 觀測報告
5-3 照相機測光結果
5-4 觀測后記
5-5 小結
6 天再旦歷史記錄的再研究
6-1 “天再旦”日食的計算結果
6-2 “天再旦”記錄再分析
6-3 對“天再旦”日食說質疑的答辯
6-3-1 “天再旦”原記錄的可靠性
6-3-2 天光亮度的百分比問題和影響亮度的三個因素
6-3-3 地球自轉參數的使用
6-4 小結
7 天大曀日食說
7-1 文獻和文字研究
7-2 天文計算的結果
7-3 與斷代工程昭王年代的比較
7-4 小結
8 武王伐紂——文獻記載與前人的研究
8-1 有關武王伐紂年代的文獻記載
8-2 前人對武王伐紂年代的研究
8-3 小結
9 武成歷日研究
9-1 《武成》對月相術語的限制
9-2 對《武成》歷日的分析方法
9-3 月相1:死霸為朔,生霸為望
9-4 月相2:生霸上弦,死霸下弦
9-5 月相3:生霸月初,死霸望后
9-6 月相說與伐紂年的關系
9-7 小結
10 伶州鳩天象再探
10-1 古代十二次坐標系
10-2 伶州鳩天象——《世經》的研究
10-3 伶州鳩天象——月日辰星
10-4 伶州鳩天象——歲在鶉火
10-5 小結
11 武王伐紂天象綜合分析
11-1 伶州鳩天象的計算結果
11-2 有關武王伐紂的其他天象記錄
11-3 武王伐紂日程
11-4 討論
11-5 小結
12 附錄:西周時期的天象
表1. 冬至表
表2. 月朔表
表3. 日食表
表4. 月食表
表5. 日出日落時間
表6. 古代星名位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