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www.ffhyjd.com

新書介紹 :《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縣與村里》

 

侯旭東 著
 

《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縣與村里》

(中國中古社會和政治研究叢書)

商務印書館

2005年11月第1版

ISBN:
7-100-04493-6/K·862

定價:23.00元

 

目錄
 
 
從田園詩到歷史——村落研究反思 1
   一 被遺忘的世界 3
   二 西方視野下的中國農村研究 5
   三 方法的反省與研究的思路 17

北朝的村落 26
   一 村落的時、空分布 27
   二 村落的外觀 40
   三 村落與城鎮的角色互換:城—鄉關系的再思考 51

漢魏六朝父系意識的成長與“宗族” 60
   一 北朝村落居民的構成 60
   二 漢魏六朝母方親屬的作用與九族、宗族的含義 66
     1.西漢初律令中的母、妻地位 67
     2. 日常生活中的母方親屬 70
     3. 九族、宗族的多種含義 82
   三 父系意識的發展 86
     1.從“妄變姓氏”到子從父姓 86
     2.父系世系意識的強化 96

北朝“三長制” 108
   一 三長制設立年代 108
   二 “分置州郡”所見初立三長的成效 112
   三 “三長”名稱 125
   四 “三長”地位 127

北朝鄉里制與村民的空間認同 134
   一 鄉里制考實 135
   二 鄉里制的特點 142
   三 鄉里制出現背景的推測 153
   四 鄉里與村民的空間認同 156

北朝的“市”:制度、行為與觀念 172
   一 市的分布、形制與管理 174
   二 市:買賣所之也 188
   三 市:交利之所,君子無故不游觀 201
   四 刑人于市,與眾棄之 209
   五 明刑立威 218
   六 都市:對外展示國力的窗口 223
   七 結論 225

北朝并州樂平郡石艾縣安鹿交村的個案研究 231
   一 資料 232
   二 安鹿交村居民的來源與構成 242
   三 從造像活動看村民生活 251

造像記所見北朝民眾的國家觀念與國家認同 265
   一 為國祈愿概觀 269
   二 為國祈愿用語釋意 275
   三 三個造像記中的國家 285
   四 民眾國家認同的意義與影響 290

北朝朝廷視野中的“民眾” 297
   一 朝廷對人群的分類 298
   二 何為“民” 299
   三 君—民:為民父母,教養百姓 305
   四 君—牧守:共治與督責 311
   五 牧守—民:牧與宰 318

代結論:朝廷、州縣與村里——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 326
   一 村民的日常生活及其生活的核心場所:村里 327
   二 村里、州縣與朝廷:村民的生活世界 334
   三 村民的世界與帝國的構造 344
   四 官爵名號的頒授與帝國結構及村民世界的維系、再造 355

附錄一 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所見的“鄉”與“鄉吏” 370
   一 臨湘屬鄉與鄉界 371
   二 鄉吏及其職責 381
   三 鄉吏的前途 393

附錄二 評谷川道雄《中國中世社會與共同體》 397

引用書目 409

后記
 
 

   終于輪到要寫后記了,此刻心情頗為復雜。幾年辛苦終有結果,為之欣然,同時,又卸去一個包袱,亦輕松不少。1998年初涉北朝鄉村社會研究,興趣高漲,2002年底課題結項時則已是興致索然。原計劃結項后再做些修改、補充,特別是能與西歐中世紀鄉村情況做些對比。為此也收集了不少西文著作,甚至也讀了一些,同時也想為本書寫個像樣的前言,但終因已“移情別戀”,難以集中精力于此,只好作罷。兩年中所做的只是在舊稿基礎上正誤補缺,面貌沒有大變。
   自己感覺做研究常常是虎頭蛇尾,捕捉到一個新問題,熱情很高,恨不能全力以赴,盡快將問題搞清楚,可一旦問題基本弄清,準備寫出來時就已經興趣不大了,這時可能又找到了新的問題,因此往往是草草收兵。這種學無定準的情況是得是失,亦未可知。
   至于本書,有必要對其背景再交代幾句。書稿的基礎是2002年底完成的1999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北朝鄉村社會研究”的結項報告,陳爽曾參加了這一課題的研究,本書只收錄了我完成的內容。其中部分內容曾作為論文先行發表(當然本書出版時,部分篇目的標題有所改動,文字也略有調整):
   《北朝村落考》,《慶祝何茲全先生九十歲論文集》,北京師范大學,2001年。
   《漢魏六朝父系意識的成長與“宗族”問題——從北朝百姓的聚居狀況說起》,《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刊》第3集,商務印書館,2004年。
   《北朝“三長制”四題》,《中國史研究》2002年第4 期。
   《北朝鄉里制與村民的生活世界——以石刻為中心的考察》,《歷史研究》2001年第6期。
   《北朝的“市”:制度、行為與觀念--兼論研究中國古史的方法》,《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3卷,中華書局,2001年。
   《造像記所見民眾的國家認同與國家觀念——北朝村里社會研究之一》,鄭振滿、陳春聲主編《民間信仰與社會空間》,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北朝并州樂平郡石艾縣安鹿交村的個案研究》,《史林》2005年第1 期。
   《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所見“鄉”與“鄉吏”》,北京吳簡研討班編《吳簡研究》第一輯,湖北崇文書局,2004年。
   《評谷川道雄著〈中國中世社會與共同體〉》,《唐研究》第9卷,2003年。
書中多數部分粗成時曾在歷史所“中古史研討會”上做過討論,得到同仁的諸多指教,使我受益非淺。許多學界友人也予以我各種幫助。社科基金的評審專家與書稿的評閱人亦提出不少意見與建議,謹此一并表示感謝。
   2001年—2002年受哈佛燕京學社邀請就此課題赴哈佛大學進修一年,此間結識許多中外學者,他們對我的研究給予許多刺激與啟發,亦向他們表示感謝。
   最后,本書的出版得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基金的資助與歷史所科研處的大力支持。商務印書館謝仲禮先生悉心的工作減少了許多錯誤,深表感謝。



侯旭東
2005年2月16 日于京北安寧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河县| 邵武市| 呼玛县| 尖扎县| 隆昌县| 苏尼特右旗| 志丹县| 长丰县| 通化市| 丹棱县| 盘锦市| 朝阳市| 景泰县| 隆子县| 蕉岭县| 泾源县| 哈密市| 杭锦旗| 玉溪市| 双柏县| 原阳县| 泊头市| 灵璧县| 彰化县| 沂源县| 富源县| 信宜市| 长沙县| 鲁甸县| 长武县| 武义县| 朝阳市| 大英县| 缙云县| 冕宁县| 吉木萨尔县| 县级市| 监利县| 杭锦后旗| 自治县| 沙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