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在中國人民大學共議國學教育制度化建設與國學學位設置
·德國女作家穆勒爆冷奪得諾貝爾文學獎
·秦始皇陵園出土王子頭骨 有望模擬秦始皇
·2009北京秋季書市將于10月16日至10月26日在地壇公園舉辦
·“吟誦經典 愛我中華——中華吟誦周”系列活動今日在京開幕
·中國數十萬文藝工作者耗時30年筑起“文化長城”
·“非遺”項目迎來“中國年” 入選26項世界第一
·中國首次成為第61屆法蘭克福國際書展主賓國
·國學是一門學科——《光明日報》訪談錄
·舒晉瑜:中國學研究的冷與熱
·雅集:吟誦的前世今生
·以終身教育反思中國的基礎教育——楊小微教授在華東師范大學的講演
·林可濟:從馮友蘭“三史”、“六書”、“一序”說起
·歐陽中石:積學升華 書文結晶——我對“書法”藝術的一點思考
·專家破解秦俑八大謎團 為右丞相主持設計
·清代政治文明雜談:儉以成廉 侈以成貪
·“王倫時代”的梁山管理
·周石松天體運行八卦圖與中華龍文化交流
·西門慶:虛構人物中的商業真實
·新安沉船的歷史意義與沈萬三通番說
·李治亭:《正說清朝十二帝》質疑
·正版《辭源》和《辭!罚▽W生版)
·常見韻書及韻圖(匯總)
·敦煌寫卷《左傳》與漢石經《公羊》殘字
·國學電子館——中國人的精神家園,你身邊的國學大師
·國學電子書——電子墨水,書香依舊 |
|
過文登營
明·戚繼光
冉冉雙幡度海涯,曉煙低護野人家。
誰將春色來殘堞,獨有天風送短笳。
水落尚存秦代石,潮來不見漢時槎。
遙知百國微茫外,未敢忘危負歲華。
曉寒即事
宋·陳起
芳意迢迢客夢閑,亂紅飛盡曉泥干。
薄羅尚怯馀寒在,一陣東風剪牡丹。
倪莊中秋
金·元好問
強飯日逾瘦,夾衣秋已寒。
兒童漫相憶,行路豈知難。
露氣入茅屋,溪聲喧石灘。
山中夜來月,到曉不曾看。
端午
宋·汪夢斗
辜負昌陽酒一杯,異鄉筇物苦相催。
榴花末見已夏半,梅子空黃無雨來。
下士蜀皇不復產,愛君屈子有馀哀。
江南盡自多魚米,好趁涼風及早回。
七夕漫成
明·吳哲
烏鵲梁成歲一過,靈風此夕度鳴珂。
鸞釵再合駢金股,牛渚重來失素波。
巧落人間征應少,愁歸天上別離多。
回車月黯無消息,香霧云鬟奈爾何。
黃菊
元·張觀光
壓叢秋色萬黃英,多少金風染得成。
籬下年來無靖節,寒香不似晉時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