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地山
生卒:1893—1941
字號:名贊堃,字地山,筆名落華生
籍貫:出生于臺灣臺南
職業:作家、文學家、教授
作品簡介
許地山的一生的主要作品,大多都或隱或顯地留下了宗教影響的痕跡。
短篇小說集《綴網勞蛛》(商務印書館,1925年1月),收錄了許地山在1921年至1924年間發表在《小說月報》上的11篇短篇小說。這些作品大多以閩粵一帶以及近海的東南亞國家為背景,在歷經艱難卻始終堅忍的主人公身上寄托他的宗教情懷。
《命命鳥》是許地山的小說處女作,刊載于1921年1月的《小說月報》。
加陵和敏明是緬甸仰光市的一對信仰佛教的青年男女,戀愛受阻后,女主人公神游“極樂世界”,看到了命命鳥,感到其特別像自己與加陵。 “命命鳥”是佛經里所說的一種鳥,又稱為“生生鳥”或者“共命鳥”。一身兩頭,有相依為命的含義。敏明在神游過程中見到了人世間的種種虛情假意,因而大徹大悟。醒來后兩人共赴綠綺湖殉情。小說揭露封建婚姻制度的罪惡,宣揚人生是苦,涅槃最樂的宗教精神。
隨后發表的《商人婦》也是富有宗教氣息的故事。
十年前,閩南女子惜官變賣家當首飾送賭博破產的丈夫去南洋謀生,十年后惜官出赴南洋尋夫,卻被騙賣印度商人,輾轉逃出后漂泊異鄉。最終,她接受了伊斯蘭教。她這樣說:“人間一切的事情本來沒有什么苦樂的分別:你造作時是苦,希望時是樂;臨事時是苦,回想時是樂。我換句話說:眼前所遇的都是困苦;過去、未來的回想和希望都是快樂。……我自己回想起來,久別、被賣,逃亡等事情都有快樂在內。”
《綴網勞蛛》是許地山最富盛名的一部小說。
主人公尚潔是一個信奉基督教的女子。丈夫長孫可望誤信流言,懷疑尚潔有外遇,用刀刺傷了她,并遺棄了她。尚潔對此并不感到十分痛苦。她認為命運的偃蹇和亨通,對于生活并沒有多大影響,猶如被蟲子蛀傷的花朵,剩下的部分仍可以開得很好看。蜘蛛網破后就再織一個。后來她的丈夫也受到基督教的感化而覺悟,接回了尚潔,并為贖罪而離開了家庭。
《空山靈雨》(商務印書館,1925年6月),是許地山唯一的一部散文集,一是中國現代小品散文中最早結集的一部作品。其中收錄了44篇散文小品,包括后來編入小學課本中的《落花生》,大約有一半的作品都是闡述人生哲理的寓言體散文,類似的作品還有《禪》、《海》等。同時,也收錄了一些寫景的散文,如《春底原野》,以及一些針砭時弊的作品,如《“小俄羅斯”底兵》、《公理戰勝》等。
隨著時代的前進,許地山的思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飄忽不定的玄想中回落到現實世界。20年代末以后所寫的小說,保持著清新的格調,但已轉向對群眾切實的描寫和對黑暗現實的批判,寫得蒼勁而堅實。
小說集《危巢墜簡》(商務印書館,1947年4月),收錄了許地山1928年之后的作品。
小說《春桃》(1934)是最能反映這一時期特征的作品。主人公春桃在新婚之夜遭逢兵亂,與丈夫李茂走散。在戰亂的年代里她歷盡艱辛,只身來到北京以拾荒為生,后與情意相投的劉向高一起生活。多年后,春桃在路上遇到了業已殘疾的李茂,將其接回家中。兩個男人因世俗思想束縛,一個要離家出走,一個要上吊自殺。春桃卻做出了大膽的決定:“三人開公司”,分工合作,相依為命。小說以驚世駭俗之筆寫出了亂離人之間的相濡以沫、自救與互救。在這里,春桃并非是倫理綱常的反叛者,她選擇的這種“一妻二夫”的方式,更多的是出于道義,甚至宗教的慈悲情懷。所以說,這一時期他的作品“主人公不再進教堂,不再布道,可他們一舉一動都合乎教義。宗教由外在的宣揚變為內在的情感體驗,並通過行動自發地表現出來”(陳平原:《論蘇曼殊許地山小說的宗教色彩》)。
主要作品
語言文字著作
《語體文法大綱》
小說集
《綴網勞蛛》
《商人婦》
《換巢鸞鳳》
《解放者》
《春桃》
《螢燈》
《危巢墜簡》
《落花生創作選》
《雜感集 》
《許地山選集》
《許地山文集》
散文集
《落花生》
《空山靈雨》
《無法投遞之郵件》
論著
《印度文學》
《道教史》
《扶箕迷信的研究》
《許地山語文論集》
《國粹與國學》
編纂
《佛藏子目引得》
《達衷集》
翻譯書目
《孟加拉民間故事》
《二十夜間》
《大陽底下降》
文章分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