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林遠岫圖
李成(919~967),字咸熙,李唐的宗室,山東青州人。五代時期為避亂曾在山東營丘(今山東昌樂東南),故有“李營丘”之稱。常以北方山水作為其描繪對象,所畫內容有寒林雪景、山水湖澤,令觀者如臨平遠險夷之境。李成繪畫的主要特點是“氣象蕭疏,寒林清曠”。
《茂林遠岫圖》畫山澗溪流,行人攙扶涉水,周圍山石間郁郁蔥蔥,雜草叢生,遠處山巒聳立,煙云繚繞,寺廟殿堂或隱或現。畫家用披麻皴勾擦、渲染山石,蒼勁厚重,襯托出淡色勾畫的樹干,樹葉則濃淡相宜,疏密有致,頗具李成山水畫的風貌。拖尾跋文稱此畫為李成作品,李成畫作傳世極少,此卷彌顯珍貴,但有繪畫史家認為可能是北宋另一山水畫家燕文貴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