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亂世大家 南朝鮑照

  亂世常帶給人生悲劇,卻又常帶給文學家創作的源泉。南北朝時南朝的大文學家、淮安漣水籍的鮑照的人生與文學創作,便是這種說法的印證。

鮑照出生前的中國歷史

  話說三國中有一魏國,魏國有個大將軍司馬昭。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說的是他篡奪曹氏魏國之心已昭然若揭了。果然,其子司馬炎最終篡位,建立晉朝,是為晉武帝,定都洛陽,史稱西晉。

  西晉后期發生八王之亂,坐鎮并州(今山西)的匈奴左賢王劉豹之子、當時晉朝的建威大將軍、五部大都督劉淵,被匈奴各部推為大單于,在左國城(今山西離石縣)自立漢王,后稱帝,國號漢。他病逝后,其子劉聰繼位,率軍攻入洛陽,俘晉懷帝司馬熾,西晉滅亡。劉聰先百般羞辱晉懷帝,后毒殺晉懷帝。劉聰統治也不長久,中國北方從此開始了五個少數民族十六個國家的政權更迭,史有“五胡十六國”之稱。此時中國南方為東晉朝。

  東晉,是晉懷帝死后晉宗室司馬睿在建康(今南京)建立的漢族政權。有下級軍官劉裕在動亂中逐步官至侍中、車騎將軍、中外諸軍事等要職,420年,他迫東晉皇帝司馬德文遜位,建國為宋。由此開始了南朝。此時在北方,鮮卑族拓拔珪結束了“五胡十六國”的混亂,建北魏,統一北方。從此中國開始了南北朝,到北隋滅南陳結束,共歷169年。

淮安歷史的歸屬與鮑照的出生

  秦統一全國后,現淮安市境始置縣邑有淮陰(今淮陰區碼頭鎮)、盱眙(今盱眙縣城北)、東陽(今盱眙縣馬壩),屬東海郡管轄。西漢年間,又增置淮浦(今漣水縣西)、射陽(今楚州區東南,東晉時設為山陽郡、縣)、富陵(今洪澤湖中)等縣。從三國末年(262年)到西晉,淮陰縣是廣陵郡治所在,這時的廣陵郡轄有淮陰縣、射陽縣(山陽縣)、廣陵縣、鹽瀆縣、江都縣、高郵縣和淮浦縣。魏晉南北朝時期淮安市境長期處于戰爭和對峙的前沿,南北朝時的南齊永明七年(489年),割直瀆、破釜以東,淮陰鎮下流雜100戶置淮安縣,“淮安”之名始見。此時,在南北朝的南朝宋明帝泰豫元年(472年),徐州移治朐縣(今連云港市海州區),管轄東海郡,該郡管轄襄賁、僮、下邳、厚丘、曲城五縣,相當于今新浦區西部、海州區、贛榆縣南部、沭陽縣、新沂縣、漣水縣、灌云縣、灌南縣、淮安市淮陰區。就在這么一個動亂的年代、行政地域不斷變化的年代,鮑照出生了,他于414年出生時,還是東晉人。6歲時,就變成了南朝劉宋朝人,他的命運,也在變化的年代中變化著,生著悲劇,也寫出壯麗的詩篇。

  《南史》卷十三記:“鮑照,字明遠,東海人。”東海郡,大部在今連云港港境內,所以有稱鮑照為連云港市東人,也因東海郡治所在而稱其為山東蒼山南人。但《江蘇省志·文學志》稱其為江蘇人,“因為他青少年時期在鎮江一帶度過是沒有問題的”。淮安人則多取其為東海(今漣水縣境內)人一說。

彪炳千秋的成就

  鮑照的文學成就很大,身世介紹卻簡略,且散見于《南史》、《資治通鑒》和各地方史中。筆者經一番收集,綜述如下:他出身寒微,曾從事農耕。在西晉、東晉至南朝這些以門閥森嚴為特征的朝代里,不要說平民,就是下級官吏的子弟,要想學而優則仕也是很難的。由此可見鮑照當時要有所成就之難。但他堅持讀書,“嘗為古樂府,文甚遒麗”。南朝劉宋文帝時期,某年清河水秀,他撰文(或說做詩)贊美,辭美句工,很得人稱道。劉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年),25歲的鮑照聽說荊州刺史、臨川王劉義慶(任江州刺史、南京州刺史)喜愛文學,更以詩為貢,求見劉義慶。門人阻擋說:“卿位尚卑,不可輕忤大王(你地位太輕,不可輕易打擾王爺)。”鮑照勃然大怒說:“千載上有英才異干沉沒而不聞者安可數哉!大丈夫豈可遂蘊智能,使蘭艾不辨,終日碌碌與燕雀相隨乎(意思是說歷史上英才被埋沒的太多了。大丈夫怎么能藏著自己的智慧才能,讓大人們不明誰是君子誰是小人,成天碌碌無為與燕雀為友呢?”聽他如此喝斥,門人害怕,稟報于劉義慶。劉義慶暗暗稱奇,賜鮑照帛二十匹,并任其為國侍郎。之后又提為秣陵縣令(縣治在今南京江寧區)。這樣,鮑照追隨劉義慶八年,出人頭地前景看好。不料劉義慶任南京州刺史第二年辭官病逝,鮑照失去賞識之人。這時劉宋武帝看到了鮑照的文章,稱贊說本朝可沒有人能超過他的,便提鮑照為中書舍人(秘書)。可能是感到皇帝對自己的文章已審美疲勞,鮑照不久便去臨海王劉子頊處任前軍參軍,第二年隨他去任荊州刺史,故世稱“鮑參軍”。然而可悲的是,所謂的臨海王才7歲,根本不可能賞識他的才華;而所謂的參軍,也僅為七品。劉宋明帝泰始二年(466年),江州刺史、晉安王劉子勛在江州長史鄧琬擁戴下于尋陽(今江西九江)反叛稱帝(年僅11歲)。劉子頊舉兵響應,結果兵敗,被賜死。子頊兵敗時,鮑照正在荊州,當朝廷兵馬兵臨城下時,荊州治中(管治安的官員)宗景背叛原主率兵殺入城中,逮捕劉子頊。城內頓時大亂,亂兵匪民殺人劫庫,無惡不做,鮑照在混亂中被殺,時年54歲。

  南朝文學批評家、詩歌評論專著《詩品》作者鐘嶸評價鮑照有兩句話:“才秀人微,取堙當代。”鮑照現存的文章詩賦等都收集在《鮑參軍集》一書中。《擬行路難十八首》是其著名的代表作,被人最為推崇的當屬第六篇《對案不能食》:

  “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丈夫生世會幾時,安能蹀躞垂羽翼?棄置罷官去,還家自休息。朝出與親辭,暮還在親側。弄兒床前戲,看婦機中織。自古圣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

  行路難是詩牌,不是這道詩的標題。《對案不能食》也是后人加的標題。鮑照的“行路難”民歌味十足,語言明白遒勁,直抒情懷,是典型的樂府詩。

  鮑照一直生活在底層,奔走于動亂,其另有成就的是以《蕪城賦》為代表“亂世賦”。《蕪城賦》是他目睹揚州兵亂遭劫后滿目瘡夷而感懷人民的痛苦而作,從揚州曾有的繁華“柂以漕渠,軸以昆崗。重江復關之隩,四會五達之莊”開始,對比出現在的荒蕪“壇羅虺蜮,階斗麏鼯。木魅山鬼,野鼠城狐”,最后操琴而歌出“邊風急兮城上寒,井徑滅兮丘隴殘。千齡兮萬代,共盡兮何言!”的感嘆。由此,揚州便有了“蕪城”的別號。

  受鮑照文風詩格影響最大的是李白,所以杜甫評價李白為“清新庚開府,俊逸鮑參軍”,說李白的詩寫得飄逸俊秀如鮑照,清馨新麗如庚信(南北朝北朝文學大家)。最后史家定論鮑照為“元嘉三大家”之一,稱其文學成就超過南朝另兩大家謝靈遠和顏延之。受其影響,其妹鮑令暉也為當時的女詩人。另有王峰先生在《淮海晚報》上撰文指出,鮑照還是我國最早使用謎字的人,他用詩做過“井”、“龜”、“土”三個字謎。

鮑照墓的傳說

  鮑照墓在湖北省黃岡市黃梅縣城外西池西岸。他之所以葬于此,有一民間傳說:在南北朝時期,此間一姓宛的農民犁田,發現稻田里一夜間多了一座新墳。他雖然奇怪,卻接納了它,在耕田時還為它多留了一犁土,且讓“留一犁”成了宛家的“祖訓”,讓宛家人一代一代地善待這個無名之墳。隋朝開科舉后,宛家人在考科舉時總有一位名叫“劉一雷”的影子相助而成功,并自稱宛家對他有恩。宛家千思百想,才想到“留一犁”這件事上。宛家人高中后重修此墳,從隨葬竹簡中得知,此墳主人正是大文學家鮑照。

  鮑照墓原墓被毀,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知縣俞昌烈予以重修,邑人喻權捐田五畝作為祭產,學者喻元鴻賦詩紀念:“為愛風騷屈宋遺,故埋詩骨楚江湄……。”現存冢墓,封土高2米,底徑2米余,有碑石一塊,上刻“南朝宋參軍鮑公照明遠之墓”等字。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海县| 布拖县| 金华市| 新田县| 确山县| 忻州市| 东海县| 抚顺市| 张家川| 江源县| 南岸区| 平果县| 博乐市| 修武县| 葫芦岛市| 喀喇沁旗| 江川县| 茌平县| 静海县| 黑水县| 石屏县| 尖扎县| 隆回县| 大港区| 融水| 习水县| 建湖县| 吉安县| 紫云| 万山特区| 阜平县| 潜江市| 江门市| 庆城县| 介休市| 肥乡县| 沈阳市| 莲花县| 扶风县| 昭苏县| 南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