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圍棋古籍集成》項目簡介
圍棋發源于中國,發展于中國。在上千年的發展歷程中,圍棋不斷積淀,內涵不斷豐富,形成了博大而厚重的圍棋文化。作為承載圍棋文化的重要媒介,中國圍棋古籍的意義和價值非比尋常。隨著時光的變遷,殘損、散佚的情況愈加嚴重,對圍棋古籍的整理已經刻不容緩。
此次中國圍棋古籍整理項目,包涵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上海棋院、地方圖書館、民間收藏家的藏書以及日韓留存的圍棋古籍逾百種,是對辛亥革命之前各朝各代,以書的形式留存下來的有關圍棋的理論、死活、官子、棋譜等資料的最大規模的搜集、整理、數字化處理和刊印出版。
該項目由北京國學時代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策劃編纂,首都師范大學文化研究院參與,中國棋院和元典方策圍棋會館為古籍的收集和版本鑒定提供保障。項目采用目前最高端的電子影像技術和北京國學時代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自動對比和自動排印等古籍數字化高新技術進行處理。
項目成果將按照古籍成書時間為順序,建成圍棋古籍數據庫,方便學者和圍棋愛好者研究、學習使用。同時,整理成果將編輯成冊,采用黑白影印的方式,保留圍棋古籍的古樸風貌,作為大型綜合性的圍棋古籍叢書——《中國圍棋古譜集成》出版發行。叢書全套預計裝訂50冊,總篇幅達到30,000頁左右。數據庫和叢書面世后,必定成為棋界、文化界的史料性巨著,也為后續研究提供堅實的基礎。
圍棋古籍的整理自古至今從未間斷。清末民初,部分棋譜收藏家曾將其收藏的圍棋古譜輯結成集,上海文瑞樓、有正書局等也曾大量翻刻,保存了大量的圍棋古籍。21世紀以來,圍棋前輩們尤其是陳祖德先生為整理圍棋古籍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收獲不菲的成果。然而,本項目對圍棋古籍的收集和整理包羅之廣,冠絕古今,遠遠超過建國以后出版的各種排印本、影印本乃至合集,規模之大尚屬首次,可謂將目前所能搜集到的所有圍棋古籍“一網打盡”。項目所采用的獨有的先進的數字化處理技術,更是前所未有。
該項目通過以現代先進數字化處理技術拯危繼絕,搶救圍棋古譜,為棋界、文化界保留史料,為后來者深入研究提供善本,實是弘揚傳統文化、展現民族復興的風采、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