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古時宮廷年夜飯,吃的是什么

  《笑林廣記》里有個段子,說一人愛吹牛,進過次京,就說自己見過天子。問天子住何處?答:門前有四柱牌坊,寫金字曰“皇帝世家”的金字。大門上匾額,題“天子第”三個金字,兩邊居然還有對聯,所謂:“日月光天德,山河壯帝居。”——賈平凹講過個段子,笑點類似:倆關陜農民聊天:“你說蔣委員長每天都吃什么飯?”“那肯定是頓頓撈干面,油潑辣子紅通通!”河南戲里,曹操為了留關羽,曾這么唱:“……頓頓飯包餃子又炸油條,你曹大嫂親自下廚燒鍋燎灶,大冷天只忙得熱汗不消,白面饃夾臘肉你吃膩了,又給你蒸一鍋馬齒菜包,搬蒜臼還把蒜汁搗,蘿卜絲拌香油調了一瓢。”看了令人啞然失笑,深覺曹丞相府上,煙火氣息好生撩人。

  我國歷史上,大多數時候的百姓,就是這么可愛:沒有士大夫識字讀史的機會,所以對宮廷貴胄生活,全仗戲曲評書,融匯日常想像。但如果細細琢磨,其實古代宮廷御膳,還真未必比老百姓的想像華麗出多少。

  古代人并不都把年夜飯當一年最正經的時節。比如宋朝節假極多,天子的生日也要過節吃飯。清朝有所謂三節,也就是過年、五月節、八月節。過年是講究過一歲。在古代,歲者,木星也。古人對歲與其說熱愛,不如說敬畏。加上宮廷平時吃東西就腦滿腸肥,膏腴得很,不像小民百姓,攢著胃口,大年夜猛吃一頓。如是,宮廷年夜飯,儀式感比口味重要得多。這就像許多商務宴飲,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好吃不好吃的另說,先把規矩合了再說。

  比如吧,唐朝宮廷過年,先不忙著吃喝,而是大家一起看太常寺卿安排的舞蹈,還不是春節聯歡晚會那種百花齊放,也不能聽鄭聲淫樂,而是大張旗鼓的儺舞,用以驅除邪魔瘟疫。皇家諸位居安思危,知道人類普遍奈何不了他們,所以尤其敬神。等驅完鬼神,天子興致所起,就開擺宴席了——這才是年夜飯開始。

  宮廷年夜飯不用問是極華麗的,但也有局限。比如武則天寵愛的美男子張易之、張昌宗發明過的鵝鴨炙——把鵝鴨灌醬醋味汁,活活烤死——就不能吃,太不中正了。端正些的就只能吃大肉了。

  英國人以前沒發現火雞時,圣誕節吃野豬肉,唐玄宗也有此好:野豬肉煮熟晾干,切片拌米飯,配茱萸和鹽,曬干了,再蒸熟吃——看來令人眼花繚亂,不輸于《紅樓夢》里王熙鳳拿來跟劉姥姥開玩笑的茄鲞。又傳唐玄宗過年賜宴時,請臣下吃過駝蹄羹。也是塊頭大、肉頭厚的神物。杜甫沒機會吃,只好寫詩嘆:“勸客駝蹄羹,霜橙壓香橘”。野豬肉和駝蹄熱量都高,讓林黛玉來吃,一準就吐了。可是玄宗家的楊貴妃體格豐腴,吃起來就不費事。

  野豬肉里有茱萸一味,乍看有些奇怪。“遍插茱萸少一日”,天下皆知,殺蟲消毒、逐寒怯風,可做藥用,用來做菜,是不是怪了點?這就是古人的邏輯:過年務以怯風寒、避邪祟為上。所以不僅要以茱萸入饌,還要喝椒柏酒——花椒和柏葉浸的酒。楚人奉祀神仙時就用花椒酒,到了漢朝,世人相信花椒使人長壽,柏樹又長青,喝這玩意,自然長命百歲。

  唐宋之間過年,宮廷也飲屠蘇酒。不用問,又是益氣溫陽、祛風散寒、避邪除祟的好東西。世傳是華佗所創,孫思邈熱情推薦,最后宮廷里也覺得喝喝不妨,就試了。妙在椒柏酒和屠蘇酒喝起來,頗為別致:少年者先飲,因為過了一年,年輕者“得歲”;年老者后飲,因為又老一年,老人家“失歲”——又是儀式感。但蘇軾也很看得開,只要活得長,最后一個飲屠蘇又如何呢?——“但把窮愁博長健,不辭最后飲屠蘇。”

  蘇軾都飲屠蘇酒,可見屠蘇酒到宋朝,已經是大眾過年飲品了。王安石所謂“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風送暖這四個字,可見自古都喜歡冬天吃內寒溫熱之食。漢魏六朝間,宮廷就吃五辛盤。五辛者,大蒜、小算、韭菜、蕓薹、胡荽是也。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辣椒傳遍世界前,亞洲人基本靠這些東西吃。孫思邈的理論是:正月時,吃五辛可以開五臟、去伏熱。

  遼國人過年很別致:過年時,遼國主以糯米飯、白羊髓捏成團,如拳大,每帳里發四十九個,用來“驚鬼”,驚完了鬼后,大家吃了。休看是個糯米團,考慮到遼國牛羊肉奶多而蔬菜米面少,過年每帳來四十九個糯米團,還真是奢侈呢。除此而外,遼國過年還喜吃貔貍——也就是地松鼠。這玩意形如大老鼠,極肥,遼國主吃的貔貍是使羊奶養的。此物妙在能使肉爛,比如一個鼎里煮著肉呢,扔一臠貔貍肉進去,全鼎肉立刻酥爛——端的是好。

  慈禧老佛爺凈被人說奢侈糜費,但其實他老人家過起年來,費則費了,精則不足。過年吃晚膳,或寧壽宮,或體和殿,布三個桌子。老佛爺居中一桌坐了,皇帝在東桌,皇后西桌。皇帝執壺斟酒,皇后把盞,給太后祝福,老佛爺一杯酒飲三次,算是珍貴身體。真吃起來,第一種菜最常見,都是燕窩擺的壽比南山、吉祥如意,好看罷了,味道卻是未必;實際上大多數吉祥菜,都在雞鴨身上找,比如燕窩“壽”字紅白鴨絲、燕窩“年”字三鮮肥雞、燕窩“如”字八仙鴨子、燕窩“意”字十錦雞絲。第二類是例菜,中規中矩——換個角度想想:御膳房的庖人,御前當差,大都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除了乾隆、康熙之類多下江南、兼容并包、敢嘗鮮的皇帝,其他大多是按制度來。又加上清朝尚膳監想得很明白:有什么珍奇時令食物,天子如果吃順了嘴,天天要,御膳房日子還過不過了?第三類是貢品菜,比如熊掌、鹿脯、龍蝦,這才是見真章兒的珍奇玩意。可惜再好吃,太后慣例每盤三筷子,就撤了。

  吃到最后,按滿族規矩,必須吃一份煮餑餑——也就是煮餃子。可就連煮餑餑都有花樣:餑餑里放元寶,誰吃到了誰來年多福多壽。不用問,最后都是精心安排,讓老佛爺吃到,大家于是故作驚訝開心,一起圖個開心罷了。

  所以說到底,宮廷年夜飯,一半吃規矩,一半吃藥膳。譬如北方過年必吃餃子、江南年夜飯最后常有個紅燒蹄胖。珍奇必然算不上,最后吃的,也就是個踏實自在,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罷了。

  我故鄉無錫,吃年夜飯的格局一般是先涼菜:白切牛肉、鳳爪,我爸愛了一世的炒花生,海蜇、熏魚、脆鱔、白切羊羔肉蘸點辣子。我外婆在世時還會來幫廚,做她招牌的水煮花生。之后是熱菜。我媽以前吝嗇時,常會把拜菩薩用的紅燒面筋塞肉、紅燒排骨、紅燒魚、黃豆芽百葉、青菜什么的熱了湊數,后來不了。但是,她也不尚太復雜的菜式,百葉包、蛋餃、炸春卷、紅燜蝦,用我爸的話說,就是“實在”的菜。大年底,我媽會對我爸放寬些。平時爸夏天啤酒、秋冬熱黃酒的啜著,老挨她訓,年底媽就放寬了限,自己還肯喝兩杯。

  年夜飯通常會吃得很長,五點多上桌,拖拖拉拉的吃。我爸要喝酒,吃得慢,用我媽話說就是“前三灶吃到后三灶”。經常到七點多,湯涼了,我媽再回爐熱一熱。春節晚會開始,一般是邊喝雞湯泡飯或面,邊舉家看電視。外婆以前喜歡邊嗑瓜子和剝花生看,后來牙口差了些,改吃軟水果糖了。我媽總是讓我們把年夜飯幾道湯喝掉,大菜和涼菜倒無妨,可以在年初一、二幾天用來做雜燴菜,下粥下飯。

  因為前一天吃得肥甘油膩,所以第二天早上總是慣例清淡:酒釀小湯圓,或是稀飯藏年糕。都是清黏而甜的物事,無鹽無油。所以印象里,大年夜,厚實肥甘的年夜飯,頻響的電話和短信,眼花繚亂大鬧大跳的春節晚會,漫天煙花,總是熱鬧厚實肥甘。到年初一,大家都還睡著,只有早起的小孩子在外面玩甩炮,吃稀飯年糕湯圓,就覺得清白潔凈爽快。然后就是一整天心無掛礙,沒心沒肺高高興興見人就喊“過年好”。

  所以說到底,年夜飯也實在不必求新。宮廷年夜飯都只求無過不求珍奇,老百姓吃年夜飯歲歲相似,也屬尋常。實際上,吃熟了的年夜飯菜譜,總能讓你在過年的時候,總是能多少回到小時候,什么都不必細考慮的時節去——

  過年這種時候,吃得團圓溫和、心里平安,才是最好的吧。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溪县| 哈巴河县| 盐城市| 灌南县| 元谋县| 北川| 河源市| 邻水| 赫章县| 河南省| 阳原县| 阜南县| 西安市| 天气| 嘉兴市| 名山县| 芷江| 泰顺县| 平邑县| 西乌珠穆沁旗| 昌宁县| 巨野县| 华容县| 嵊泗县| 原阳县| 胶南市| 松滋市| 迭部县| 温州市| 齐河县| 河源市| 武平县| 三台县| 红安县| 方山县| 沁源县| 普兰县| 化州市| 克拉玛依市| 云梦县| 浠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