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開發魏晉時期古墓地下畫廊
新華網蘭州8月15日專電(記者俞錚、喻菲) 萬里長城西端起點嘉峪關正在開發中國規模最大的地下畫廊,展示這一地區魏晉時期古墓的神秘壁畫。
位于嘉峪關市區東北20公里新城鄉境內的魏晉墓區形成年代大約在公元220到420年之間。近100平方公里的范圍內有1000多座古墓和約30公里明代長城遺址。
考古人員已經發現9座古墓葬內有磚壁畫,墓葬多為三層疊造磚墓,頂部為覆斗形結構。這里共發現磚壁畫700多幅,畫面用筆簡單、色彩豐富,內容大多包括農耕、采桑、畜牧、狩獵、宴飲、博弈等,為研究魏晉時期的政治、軍事、文化、民俗等提供了詳實的資料。還有一些磚上畫著奇異的圖形和符號,其含義至今未被學術界破解。
歷史學家指出,魏晉時期,中原戰亂頻繁,留存的歷史文獻資料甚少;而河西地區則長期穩定,這里的墓葬提供了許多極有價值的參考,正好填補魏晉時期中原文獻的不足。
文物保護部門計劃在地下連通最著名的第六號墓以及其它5座古墓葬,建造龐大的地下展廳,并全部向游客開放。
經考證為夫妻合葬的第六號墓存有中國最早記載古“絲綢之路”商貿活動的“牽駝圖”以及“驛使圖”。
盡管這些珍貴古墓地處中國西北地震帶上,但其獨特的建筑結構使它們歷經1000多年仍然保存完好。
為了更有效地保護文物,嘉峪關市政府在古墓區旁邊建起新城磚壁畫博物館,緩解了游客參觀過于集中的狀況。與此同時,文保部門在墓區周圍挖了防護溝,防止車輛任意進入古墓區。
據了解,嘉峪關市政府已經制定了全面完整的開發方案,爭取早日向參觀者系統推出精美的磚壁畫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