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王仲聞——一位不應被忘卻的學者

  予生也晚,王仲聞先生在我現在服務的中華書局文學編輯室上班的時候,我還是個未開蒙的孩童。到了上大學,讀中文系,同學少年,于古代作品最鐘情于詞,“豪放”不論,單說“婉約”,無過于南唐后主李煜和易安居士李清照了。但那個時候讀書只知尋章摘句,手捧《南唐二主詞》與《李清照集》,哪里懂得它校訂的精審、注解的翔實,更不理會兩書的整理者王仲聞為何許人了。

  到中華書局工作后,先知道周振甫、楊伯峻先生這些熟悉的名字竟都是中華的同事,慢慢地又知道了一些故去的人,其中就有文革前擔任文學組組長的徐調孚先生和在文學組工作過的王仲聞先生。同事中的前輩經常地說起他們,比如關于王先生,中華版《全唐詩》點校本卷首的點校說明,寫于1959年4月,署名“王全”,前輩們告訴我們,“王全”者,王仲聞、傅璇琮二位先生也(浙江話“璇”、“全”音近,徐調孚先生代擬的署名)。中華版《全唐詩》是清編《全唐詩》的第一個整理本,王仲聞先生負責全稿的審訂,做了大量的工作。現在一些不法出版者將中華版改換標點版式,卻聲稱所據為揚州詩局本,實不知二者之間的區別在在皆是也。中華版文學類圖書中,不少部帙和難度都很大的書都經過王仲聞先生的加工,甚至由他直接承擔整理,如《元詩選》、《古典文學資料匯編》各卷,特別是王先生傾注了兩年時間全部精力參與修訂的《全宋詞》。

  文革伊始,1966年9月25日,王仲聞先生在當面交代完所承擔工作后的第三天,又給文學組寫了下面這封信:

文學組:

  前日依照電話來局并照你們提出的辦法,將經辦東西交代。覺得當時手續過于簡單。如文化大革命運動結束后,萬一其中有一種仍可考慮出版,則新接手之人不明經過,工作不免要麻煩一些。我想將各種稿件情況說明一下,請不要嫌我羅嗦:

 ?。?)夷堅志:斷句已全部復核改正。未辦完者,為補遺。補遺僅就《永樂大典》補了若干則。宋人書中還有,能憶及者有《方輿勝覽》、《景定建康志》、《咸淳臨安志》等等,此外還有《異聞雜錄》、《清波雜志》。以上僅僅是我平時讀書所知道的,不能完備。

 ?。?)元詩選:大約已復核了初、二兩集。有些有疑問(文字),未曾查各家集子;有些墨釘可以補,也沒有查。

 ?。?)陸游集:原擬考慮作注,尚未決定,也沒有動手。

 ?。?)李杜資料:杜甫僅剩清代沒有編。李白則全部未編(唐宋編了一部分)。

 ?。?)唐五代詞:原來在編引用書目,沒有完成。目錄也沒有確定。內容取舍,我想從嚴,把一些偽作以及后人依托之神仙詞,或雖是詞而不能算作文學作品者,一律不收。今年學習緊張,沒有能夠提出來在組內討論。原稿還需要加工(主要是復核作品之出處,原稿有錯誤),最好以《唐音統簽》參考,出自《全唐詩》者可以改為《唐音統簽》。原來我私人編了一張《唐五代詞人年表》,記得放在稿內供詞人小傳參考(生年卒年登第年大都可憑此表,不必另行搜羅),前日沒有見到。我手邊并沒有。小傳還沒有全部注明來源。

  我還有一些自己的廢稿,一部分是《兵要望江南》里的詞,沒有抄過。因為想整個不收。現在也寄給你們。如其沒有什么用處,將來退還我好了。

  致

敬禮

王仲聞? 66.9.25

  在信封的背面,王先生工整地抄錄了毛主席語錄四行:“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擁護;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就要反對?!爆F在讀這封信的感覺不免有些悲涼,文革沒有像王先生期望的那樣很快結束,而王先生卻在1969年離開了這個世界。

  現在王先生信中提到的書稿有的已經出版,除了《唐五代詞》稿于文革后期遺失。但在中華書局的出版物上,沒有王仲聞的名字。他生前出版的《南唐二主詞校訂》和校注《蕙風詞話·人間詞話》(署名王幼安,與徐調孚合作),出版者都是人民文學出版社;《李清照集校注》,1964年已經打好紙型,到1979年才由人文社正式出版(署名王學初)。王仲聞的名字已漸漸不為人所知。最近,中華書局出版了《全宋詞》的增訂簡體本,在該書的作者欄里鄭重地補上了“王仲聞參訂”的署名。

  即使是專門研究詞學的人,對《全宋詞》四十年代的初印本和六十年代的修訂本之間的差異,也不會關注了。但要說及本世紀詞學文獻的整理和研究,《全宋詞》的修訂出版實為繞不開的大事,其本身的價值和對此后詞學研究的意義,同類書中有哪一本可以相比呢!

  前后兩版的《全宋詞》可以說判若二書,當然其中唐圭璋先生作為編者貢獻最大,這也是唐先生詞學生涯中最重要的成果。另外從中華書局的書稿檔案中我們也不難看到王仲聞先生在修訂過程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沒有王先生的參與,《全宋詞》難臻如此完美之境。這里從王、唐二先生往返商榷的原始記錄中隨手摘出兩則,以見一斑。以下是王先生的話:

  《至元嘉禾志》卷三十一有吳潛《效東坡作醉翁操》一首,前有序云:“予甥法真禪師以子瞻內相所作《醉翁操》見寄,予以為未工也,倚其聲作之,寫呈法師,知可意否。謝山醉吟先生書?!贝酥x山醉吟先生,不知何人,不似吳潛自號。按陸放翁《入蜀記》卷一言本覺寺(為抵秀州上一日午后泊本覺寺,殆在嘉禾境內)有小碑,乃郭功甫元祐中所作《醉翁操》,后自跋云:“見子瞻所作未工,故賦之?!痹v中人稱東坡為內相,南宋人無以此稱東坡者。(內相乃翰林學士之別稱,與內翰同,始于唐。)疑此詞乃郭功甫所作,非吳潛作。故彊村曾據《至元嘉禾志》錄履齋佚詞,而不及此首。謝山醉吟先生之稱,不見于《自號錄》,疑是功甫自號。

  最後王先生問:“如先生同意此說,當補作郭功甫詞。”唐先生答云:“同意補作郭功甫詞。原來我看序與標題不合,曾懷疑過,但不能知何人之誤?!边@是王先生在輯補佚詞、鑒別作者方面所做工作的例子。再看一則關于宋代另一位女詞人朱淑真的時代編次的例子:

??????? 朱淑真不知為何時人?!度卧~》原編在卷151,在李石之后、劉學箕之前,似有問題。朱之時代至少在淳熙以前(其時朱早已死,此據魏端禮《斷腸詩集序》),而劉學箕則為慶元間人(有己未年所作詞,即慶元五年所作)。

  唐先生答云:“知在淳熙以前,當據此提前。”關于朱淑真的時代,后來王先生續有所得,在另一則記錄中王先生說:

  朱淑真為何時人,迄無有人考定。蕙風據詩集中“魏夫人”,定為曾布同時人,也不一定可恃,以曾布妻魏夫人以外,或另有其他魏夫人也。惟魏端禮編其遺集《斷腸集》乃在淳熙年間,可為朱卒于淳熙以前之鐵證。茲查《樂府雅詞》卷首“九重傳出”之集句《調笑》,內有“黃昏更下瀟瀟雨”句,殆即朱《蝶戀花》中“黃昏卻下瀟瀟雨”句。是朱雖未必與曾布同時,其為北宋人,殆無可疑。茲據編于北宋崇觀年后、宣政年前,雖無確據,或無大謬。

  近幾年學術界對朱淑真的研究成果多了起來,其詩詞集也已有多種整理出版。關于她生活時代的考證雖有所深入,但南宋說、北宋說,仍然未成定說。我曾粗略地看過各家的舉證,竟沒有提到《樂府雅詞》集句《調笑》的,而這恰恰是《全宋詞》編次的依據。

?????? 像上面這樣的加工記錄,保存下來的約在千條左右,近十萬言。王先生將審讀加工中發現的問題逐一條列,寄請唐先生閱復,大凡全書體例、編次、詞人小傳、詞集版本、存佚互見、輯佚補缺等等,有關《全宋詞》的方方面面,無不涉及。征引浩博翔實,態度謙虛審慎,讓我們這些后來者嘆服之外,唯有愧汗。在我們的作者之中,已很少見到如此精熟文獻的人;在我們的同行和同事中,又哪里還有這樣為一本書的審讀投入如此多的學識、智慧和精力的人呢!《全宋詞》修訂出版前,中華書局與唐圭璋先生以及當時的南京師院黨委商定,采用“唐圭璋編,王仲聞訂補”的署名方式,唐先生欣然同意。但時不多久,“文武之道”弛而復張,文化部下達了某項條例,規定若干種人的名字不得見諸社會主義的出版物中。這樣,一位學者一生的積累和兩年的辛勤勞動,就如此這般地被一筆抹凈。在至今已經重印七次六萬馀冊的《全宋詞》中,一直沒有“王仲聞”三字的蹤影。這次簡體本的署名,可以說是還了歷史一個真實。

  在前面這些傳之口耳、錄自檔案的文字之后,往下似應將一般個人履歷中不該遺漏的姓名字號生卒年里作點歸納,好為現代學人“錄鬼簿”提供點素材。

  王仲聞(1901-1969),名高明,以字行。筆名王學初、王幼安,據說都是為不得已避用真名而所取之號;臺灣曾大量翻印其書,改其名為王次聰。浙江海寧人,王國維次子。長相酷似靜安先生,已故沈玉成先生首次見到他時,曾取《觀堂集林》中那張相片來印證,非常傳神地說“子之于父,如明翻宋本,唐臨晉帖”。令人感慨的是,時不過三十年,我們現在卻只能從靜安先生的遺像來緬想幼安先生的模樣了。王先生幼承家學,但中學畢業即入郵局工作。解放初期供職于北京地安門郵局。1957年因參與創辦同人刊物《藝文志》而成為右派,遭開除。后經由徐調孚先生推薦,被愛才若渴的中華書局金燦然總經理請到中華,成為一位不在編的臨時編輯,一直工作到寫下前面那封給文學組信的那個時候。王先生精熟唐宋文獻,以“宋人”自詡。尤長于詞學,其著述除前已述及的三書外,還有《渚山堂詞話·詞品》點校(署名王幼安)、《詩人玉屑》點校。他用力最勤、真正代表他學術水平的還有兩部書稿:一是《唐五代詞》,文革中遺失,其前言后記幸存于檔案中,經程毅中先生整理,已經發表。二是《讀詞識小》,約20萬言。錢鐘書先生曾受中華書局之請看過全稿,稱“這是一部奇書,一定要快出版”。但就在中華決定出版并已完成了審讀加工的時候,因為與《全宋詞》署名同樣的原因而暫停付印。文革中遺失。現在我們從《全宋詞》的審讀加工記錄中,可以約略看到《讀詞識小》的影子。

  最后我想借此機會許一個私愿,以作本文的結束。但愿這份凝聚了王仲聞先生學識和勞動的珍貴的審讀加工記錄有機會整理出版,一方面《全宋詞》中不少的結論,其所以然者,均保留其中,對詞學研究自有其本身的價值;另一方面,像王仲聞先生這樣的學者、這樣的編輯,大而言之對學術的貢獻、小而言之對中華書局的遺澤,實在是值得后人緬懷和追慕的,誰說不是呢?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务川| 台前县| 武威市| 临猗县| 延津县| 房产| 南靖县| 新丰县| 常德市| 尉犁县| 十堰市| 黄梅县| 泽库县| 中山市| 彰化县| 湄潭县| 滁州市| 南澳县| 高要市| 吴川市| 白河县| 潞西市| 河北省| 三都| 岳西县| 永安市| 射阳县| 介休市| 油尖旺区| 延边| 南雄市| 泰顺县| 湘西| 金门县| 青川县| 察哈| 平湖市| 仙桃市| 饶平县| 甘肃省| 瓮安县|